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,就到了我们的中秋佳节,这一天是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称之为“中秋节”。中秋节一般都会进行赏月活动,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更大、更圆、更明亮。人们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朗朗明月,不由得思念家乡,期望团聚,因此中秋节也有着“团圆”的期盼。
中秋节赏月是我们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了,古时中秋病不是单纯的赏月,而是“祭月”。要进行庄严肃穆的祭月典礼来拜祭月神,全家人依次拜祭完之后再由当家人切开月饼。祭月的过程中严肃且压抑,所以文人们就通过赏月来娱乐,以抒发自己的诗情画意,所以赏月这一习俗便流传下来了。
在全国各地还有着多种多样的民间活动,以此在中秋佳节形成了一种仪式感,带来一种幸福感,让大家对中秋节更为印象深刻,中秋节也更好地流传下来。
很多地方在中秋节都会在河边放花灯玩花灯,花灯不但是对家庭和睦、心想事成的祝愿,还是情侣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。有些地方在中秋节,女子给男子送互等表示倾慕,男子若是接受了即表示也有同样的心思,一段佳缘可以就此展开。在中秋节当天大街小巷也会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,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中秋节时有些地方会舞火龙,在广东香港一带较为常见,是一项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活动。中秋舞火龙的就跟端午划龙舟一样,是驱魔的象征,舞过火龙之后就不会有灾难降临到当地,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祷。
中秋节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,你的耳边总是会传来一阵阵的骰子声和叫好声,这是厦门人在中秋进行“博饼”活动。相传“博饼”的创始人是郑成功,他为了鼓舞士气,缓解士兵们的思乡之情,让士兵们抓取六个骰子,掷入瓷碗中,点数大的人则得饼。整个过程其乐融融,充满欢声笑语,气氛温馨,于是这个活动便流传了下来。
在广东、江西、福建等地还流传着烧塔的民俗活动。传说真是起源于元末时汉族人民为了反抗残暴的统治,约定在中秋这天起义,用瓦片砌塔、燃烧起孟获作为行动讯号。烧塔这个活动流传到今天,除了是纪念古时的事迹,还寄寓了期盼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亲朋好友过得平安健康的愿景。
在江浙一带,有着烧斗香祀月的习俗,烧斗香也被称为“点天香”。斗香的形状与量斗相像,因在香上糊了纸斗,故称为“斗香”。中秋之夜,将斗香点燃放在庭院的供桌上,可以连续烧好几个小时,甚至一整夜都没有燃尽。烧斗香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美满、安宁顺遂的心愿。